13946193329
元旦跨年夜,全国各地掀起跨年倒计时放飞气球的热潮。1月1日,杭州湖滨跨年夜一男子在人群中对着空中放飞气球点燃烟花,事后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人群上空放飞气球点燃烟花会有多危险?1月6日,杭州消防滨江消防救援大队模拟了氢气球遇火爆炸实验,直观地揭秘背后存在的危险。
实验现场,消防员通过不同场景,来观察气球遇到不同明火时会发生怎样的情况。
消防员穿戴好防护服,先用无齿锯切割金属制造火花,模拟燃放烟花时产生的火花。随着火星溅到氢气球表面,不到3秒,绑在一旁的气球立即燃烧起来。紧接着,气球发出“砰”的一声爆响,绳子也被烧断,气球快速上升。上升过程中,气球慢慢变成了“火球”,同时燃烧的塑料不断产生燃烧物掉落在地上。
随后,消防员继续用氢气球做实验。实验人员先是在地上铺上报纸,并放上一件冬装羽绒服,接着将氢气球用点火器点燃。现象和上一个实验类似,但当气球燃烧产生的燃烧物掉落到羽绒服上时,衣服表面很快就被烧破,十几秒后,羽绒服开始燃烧,可想而知,燃烧中的气球产生的燃烧物温度会有多高。
“跨年夜当晚,大量气球在市民携带下聚拢在一起,如果现场有助燃的情况比如说违规使用烟花,万一小部分的气球发生爆炸,势必会引燃大量燃烧,甚至在空中产生‘火球’,燃烧后的气球外包装还会掉落在市民衣服、皮肤上造成二次伤害。”滨江区消防救援大队副大队长章一立表示,“如果是整片气球的爆炸,还会造成连锁反应,后果将更加危险。”
之后,消防员将氢气球换成了氦气球,用点火器触碰氦气球,虽然也听到“砰”的轻微爆炸声,但气球只在靠近气球位置出现一个小洞,并没有明火。
“氦气是惰性气体,其本身比较稳定,同时氦气是较为稀缺的气体,不仅可用于充放在气球内,更广泛用于其他领域,商用价值很高,价格也比较昂贵。”实验人员告诉记者。
市民朋友在购买时可能无法分辨已经充放好的气球或分别氦气、氢气的差别,甚至是专业人员也无法直接查验气球内的气体或混合比例,消防人员也建议大家在无法辨别气球内的气体时,尽量不要购买这类气球,放飞气球带来的风险远远大于一时的快乐。
好评 ![]() |
|
0% | 0 |
中评 ![]() |
|
0% | 0 |
差评 ![]() |
|
0% | 0 |
中国消防设备网 | 中国消防设备网 | 当宁消防网-消防产品之家 | 中国消防产品信息网 | 消防界官方网站 | 消防资源网,消防规范·技术标准 | 国家消防救援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