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消防设备平台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联系电话

13946193329

首页 > 新闻资讯 > 毫厘之间,他守护消防产品“生命线”

毫厘之间,他守护消防产品“生命线”

2025-05-09 00:00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点击量:36  评论(0人参与)
 

135年前的5月1日,“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如今,它已成为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


100年前的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这意味着今年这个“五一”,纪念意义更加深远。


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全国总工会始终牢牢把握时代主题,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我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迈上新台阶,在全社会培育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关爱劳模的良好风尚,秦皇岛日报与市总工会特别联合推出“劳动着的你,最美丽”大型专题系列报道,讲述劳模在生产一线感人肺腑的精彩故事,让先进典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成为全社会普遍共识。


4月28日,在秦皇岛海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的表面贴装技术(SMT)生产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与精密设备的运转声交织成一曲充满科技感的乐章。一块块“裸板”经过精密设备的加工,变身为承载消防电子设备核心功能的“智能板”。这一神奇转变的背后,离不开一位扎根生产一线19年的“匠人”——王修柱。


王修柱现任SMT生产部经理、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负责线路板表面贴装和通孔焊接技术生产,同时也带领团队在贴片焊接领域进行技术攻关和创新。他所在的SMT车间是消防电子产品的核心生产部门,这里生产的集成线路板用于各种消防探测器产品。


从“显微镜思维”到“零缺陷执着”


“一颗芝麻大小的电容贴歪0.1毫米,就可能让整块消防报警电路板失效。”初见王修柱,他正手持放大镜,仔细检查贴片机的运行状态,眼神中透露出对每一个细节的严谨把控。


“SMT是一个精密的步骤,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极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它是一个微米的世界,因为我们在微观层面操作,每一个焊点、每一个元件的精准度仅为人头发丝直径的十分之一……”在王修柱眼中,SMT承载着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质量保障,任何瑕疵都可能影响火灾预警的可靠性。


SMT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领域,比如智能手机、电脑主板、汽车电子、医疗设备和消防电子等。以消防电子为例,它用于将微型芯片、电阻、电容等元件精准地贴装在电路板上,确保设备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不同的精度对应用的影响非常显著,如果精度不够,元件可能会出现焊接不良、短路等问题,导致设备发生故障。“烟感探测器对于SMT精度的要求极高,因为这些系统关系到火警提醒,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王修柱说,只有高精度的SMT,才能确保这些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


王修柱初入海湾公司时,SMT仍依赖人工目检,工人需要将芯片逐一放在烧录设备上,然后进行程序烧录。“这种操作方式的劣势非常明显:一方面是人工成本高,需要大量熟练工人;另一方面是精度低,容易出现烧录错误或芯片损坏的情况。”王修柱说。


王修柱带领团队引入高精度图像识别系统,将检测精度提升至0.01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十分之一。“从人工成本来看,机器烧录只需要少量技术人员进行设备维护和监控,降低人工成本近百万元。从精度方面看,机器烧录的精度高,错误率极低。从效率上看,一台自动烧录设备一天可以完成数万个芯片的烧录,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王修柱向记者介绍。


虽然在设计这台仪器的时候,王修柱遇到了不少质疑,有人担心技术难度太大,也有人觉得成本过高,但他始终坚信这个项目意义重大。“消防产品关乎生命,我们必须用‘显微镜思维’工作,把误差扼杀在萌芽中。”王修柱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上千组工艺参数,每一处调整都是对“零缺陷”的执着。


从“求真创新工作室”到“节约成本小能手”


2014年8月,王修柱牵头建立了“求真创新工作室”,这一举措成为车间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工作室以“激发探索兴趣、挖掘创新潜力、培养专业技能”为目标,融合每一名员工的新思路、新想法,旨在为公司创造实实在在的效益。


工作室的创新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在一项关键工艺的实验中,我们连续失败了多次,我和团队研究数据分析失败原因直到凌晨三点。”王修柱随后带领团队成员查阅大量资料,与设备供应商进行深入沟通,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终于找到准确的实验数据,取得实验的成功。


“创新的过程充满了挑战,有时候为了解决一个小问题,我们要连续几天几夜泡在车间里。但当看到新的设备和工艺投入使用后,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也得到了保障,所有的辛苦都值了。”王修柱感慨地说。


截至今年,“求真创新工作室”组织创新大赛42次,参与产业工人1.1万人次,员工提出合理化改善点2200余条,为公司节约成本近5000万元。其中一线工人蔡文娟提出的温感探测器设备创新项目,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近50万元,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经济效益,也提升了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从“数字智能车间”到“人才培养平台”


19年间,王修柱见证了消防电子产业从萌芽到成熟的全过程。从最初的模拟系统,到如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的不断更新换代,“轻薄短小化”和“高功能化”成为消防行业发展的趋势。


王修柱深知,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和行业进步的关键。特别是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上,他更是走在了行业的前沿。他带领团队开发出能够远程监控、智能分析、快速响应的新一代消防电子系统,同时提出并实施了20余项改善建议。这些前沿技术与生产车间完美契合,通过引入大数据管理,进行全车间的宏观数字化动态演示,确保高精准化把控每个生产环节,实现生产环节的智能化与数字化,使消防电子产品的质量合格率提升26%。


2017年,王修柱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这个荣誉对我来说既是肯定,也是激励。在一如既往地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专注之余,我更加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人一起进步。”为此,王修柱积极推动公司在职业教育方面与消防电子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成立了海湾技术大学。


技术大学的讲师全部为一线产业工人,为企业员工的成长搭建平台。同时,学校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大学、燕山大学等高校建立示范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根据行业需求定制化培养人才,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无缝对接。截至目前,技术大学共组织近百场培训,提供了上万小时的培训,受益员工1200余人。


2009年至今,王修柱组织策划采用学赛结合的形式,推动公司连续16年举办技能比武大赛。根据每年技能比武大赛结果,公司建立了技术工人人才库,现有各类技术能手189人。公司的劳动竞赛工作在2021年被确定为全省劳动竞赛重点项目。


“SMT生产线更专注自动化,但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发展,需要通过AI学习算法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提升生产线的智能化水平。”王修柱表示,他和他的团队将学习5G模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继续深耕电子制造领域,不断推动产业升级。


“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对我来说并不矛盾。”王修柱说,在他心中,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的专注和精益求精,而创新精神是在专注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和探索,“只有把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结合起来,才能在自己的领域做出真正的贡献。”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首页 新闻资讯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行业展会 企业名录 招商加盟 人才招聘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24版权所有哈尔滨市崇铎森防设备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ved.

联系电话:13796069757 邮箱:742765840@qq.com

备案号:黑ICP备2024021865号-1

公安备案号:备案中